财联社4月29日讯(记者 彭科峰)在各大银行个人养老金账户开户量不断增长的同时,合规等问题也需引起重视。
4月27日,山东金融监管局发文称,针对个人养老金业务中存在的“被开户”“销户难”“空户率”偏高等问题,开展专项行动,督促辖区银行保险机构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个人养老金业务稳健发展。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山东是年内首个明确发文就养老金“被开户”开展整治的地方监管局。业内人士也向财联社记者坦言,当前“开户热、缴存冷”等问题仍待解。
山东金融监管局开展专项行动 剑指个人养老金“被开户”等诸多问题
日前,山东金融监管局发布了规范个人养老金业务,谨防销售不当侵害消费者利益的通知。
在文中,山东金融监管局明确指出,针对开展专项行动,督促辖区银行保险机构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个人养老金业务稳健发展。
一是加强营销适当性管理。要求金融机构加强一线员工业务培训,确保员工准确理解和掌握账户规则、税收优惠、产品风险等内容,准确宣导政策;充分提示相关风险,明确告知消费者“未达到国家规定领取条件的,资金账户封闭运行、领取环节缴税”等重要信息。加强开户管理,不得通过赠送“礼品”“返现”等方式诱导消费者盲目开户,严禁误导开户,防止“被开户”“销户难”等问题。
二是严格“双录”要求。明晰取消“双录”的情形,督促各金融机构不得擅自扩大取消“双录”范围。
三是丰富产品供给。督促机构强化产品养老属性,提升产品适配性。
何谓“被开户”?依据财联社记者此前报道,陕西曾有居民就个人养老金账户被莫名开通的问题起诉当地银行。
西安居民郝予安郝予安自称,2022年期间,其所在社区曾收集近万名居民个人信息。2024年5月9日,其发现被工行太华北路支行批量开通个人养老金账户。
郝予安起诉后,当地法院一审判决:涉事银行在为郝予安开立养老金账户时,未尽到全面审查义务及告知义务,存在一定过错,酌定由涉事银行支付郝予安经济损失5000元。
今年1月,陕西金融监管局发文称,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银行机构个人养老金账户开立事项的通知》,进一步规范银行机构个人养老金账户开立工作。
多家银行年报披露养老金账户增速可观 但业内称“缴存冷”问题仍待解
个人养老金作为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是我国构建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近期各大银行最新的养老金账户开设情况如何呢?从2024年年报来看,尽管很多银行没有披露具体数据,但开户数的增速相当可观。
工商银行在年报中披露,该行2024年个人养老金新开户数增长187%,个人养老金开户数及缴存额保持同业领先。
中国银行年报披露,作为个人养老金服务首批试点银行,该行个人养老金账户开户数量已超1000万户。
招商银行披露,该行个人养老金账户累计开户数超1000万户,缴存额居市场前列。
兴业银行披露,该行去年末个人养老金开户数627.45万户,同业排名靠前。
中信银行披露,该行去年末个人养老金账户开户218.82万户,较上年末增长136.04%。
民生银行披露,该行个人养老金账户229.56万户,比上年末增加59.40万户。
“目前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的银行还是以国有大行和头部股份行为主,其他城商行等中小银行的规模都还很小。”某券商宏观分析师向财联社记者表示,目前养老金业务仍处于“跑马圈地”的阶段,一些大型商业银行为了完成上级部门的指标,难免有不合规之处,由此也引发一些投诉。“监管部门的适时关注,非常有必要。”
“坦白说,目前大众对于个人养老金缴存的动力、意愿都不算高。”某江浙沪上市银行内部人士进一步向财联社记者介绍,当前的确存在“开户热、缴存冷”的现象,很多年轻客户当前还没有为养老做补充储蓄的急迫性,“整体还处于观望状态”。而在产品设计上,由于账户资金需要退休后才能领取,尽管已经增加了重大疾病可以提前支取的条款,但部分客户仍存在流动性的顾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