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爱慕股份在贴身服饰行业的寒冬中艰难前行。全年营收同比下降7.71%至31.63亿元,归母净利润腰斩46.56%至1.63亿元,扣非净利润更是缩水57.6%,创下上市以来最差业绩。
尽管公司祭出“每10股派现4元”的高分红方案试图提振市场信心,但这份财报背后暴露的却是核心品类衰退、渠道效率塌陷与战略转型乏力的三重风险。作为曾经的“内衣龙头”,爱慕股份正经历从产品竞争力到商业模式的全方位考验。
文胸品类收入下降、全渠道销售额下滑
爱慕股份的业绩滑坡绝非周期波动所能解释,其根源在于支柱产品的市场地位动摇。文胸品类收入同比暴跌15.83%,销量减少18.12%,这一曾贡献超四成营收的品类已连续三年下滑,折射出产品迭代滞后与消费者需求脱节的深层矛盾。家居服、保暖衣等延伸品类虽降幅相对较小,但4%-9%的收入萎缩仍显示出多品类协同效应的失效。
渠道端的双重失血更令局面雪上加霜。线下直营渠道收入下降7.96%,线上渠道同步下滑8.14%,这种全渠道衰退暴露出传统零售模式的脆弱性。尤其值得警惕的是,公司存货规模9.82亿元,存货周转天数高达327天,有着较高的存货贬值风险。
战略转型的进退维谷:高额分红透支未来 主营业务造血能力下降
2024年公司祭出“每10股派现4元”的高分红方案试图提振市场信心,管理层将99.55%的净利润用于分红,在净利润同比腰斩的背景下,这种近乎“清仓式”分红虽短暂刺激股价,却严重削弱了未来发展所需的资金储备。
运营效率的全面塌陷则加剧了转型阻力。销售费用率攀升至47.17%的畸高水平,但线上渠道小红书平台的营收贡献微乎其微,暴露出营销投入与渠道拓展的错配。与此同时,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骤降53.31%,显示主营业务造血机能衰竭。
当行业竞争对手通过数字化改造实现人效提升时,爱慕股份却陷入“高固定成本-低周转效率”的负向循环,第三季度单季亏损1335万元的“断崖式下跌”正是这种结构性矛盾的集中爆发。
结语:破局需重构价值创造逻辑
爱慕股份的困境本质是传统内衣企业在消费主权时代的适应性危机。短期来看,优化库存周转、重塑渠道价值是止血关键;长期则需重新定义品牌内核——或是通过材料创新重构产品竞争力,或是借助私域运营重建用户连接。当贴身服饰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深耕”,唯有打破对渠道压货模式的路径依赖,真正以用户需求倒逼供应链变革,方能在行业洗牌中守住生存底线。
注:本文结合AI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