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海油(600938)发布了2024年成绩单。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4205.06亿元,同比增加0.9%;油气销售收入达3556亿元,同比增长8.4%;归母净利润1379亿元,同比增长11.4%,远好于国内外同业公司。
3月31日,中国海油召开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会上,公司副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周心怀表示,公司坚持增储上产,2024年净产量达727百万桶油当量,同比增长7.2%,2025年、2026年、2027年产量目标分别为760百万桶油当量—780百万桶油当量、780百万桶油当量—800百万桶油当量和810百万桶油当量—830百万桶油当量。
“得益于严格的成本管控,2024年公司继续保持了有竞争力的成本竞争优势,桶油主要成本为28.52美元/桶油当量,同比下降1.1%。我们的目标是保持成本竞争优势,我们不追求绝对的低成本。公司对国际油价走势不做预测,我们将以业绩的确定性应对油价的不确定性,坚持高质量发展,追求有效益的产量增长,保持成本竞争优势,塑造穿越油价周期的韧性,持续为股东创造价值。”周心怀说。
作为上游油气公司,资本开支是维持产能提升和业绩增长的基石,这也是投资者关心的重点。
对此,周心怀表示,公司2025年资本支出保持稳定,预算为人民币1250亿元至1350亿元。“我们有多个新项目在建,并有多个新项目将要投产。由于产量规模的不断扩大,未来几年的资本支出预计维持在当前水平。合理的资本支出可保障产量稳定增长,进而带来现金流增加。近年来,得益于良好的经营管理,公司拥有着健康的现金流状况,可以覆盖资本支出和分红。”
具体来看,财报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油气净产量726.8百万桶油当量,同比增长7.2%,超出年初指引上限,产量增长行业领先。其中,中国净产量达493百万桶油当量,同比上升5.6%,主要得益于渤中19-6等油气田产量贡献。中国海油原油增产量占全国总增产量的79%,创下新世纪以来国内原油增产贡献率新高。海外净产量234百万桶油当量,同比上升10.8%,主要得益于圭亚那Payara项目投产带来的产量增长。
勘探开发方面,中国海油坚持价值勘探精准施策,获得丰硕成果。2024年,公司共获得11个油气新发现,成功评价30个含油气构造。截至2024年底,净证实储量达72.7亿桶油当量,同比增长7.2%,储量寿命稳定在10年。在中国,公司成功获得龙口7-1、秦皇岛29-6、惠州19-6、陵水36-1等多个新发现;在海外,公司围绕大西洋两岸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积极布局,在莫桑比克、巴西和伊拉克获取10个区块的石油合同,勘探业务区域进一步扩大。
值得一提的是,未来,石油和天然气仍将在较长时间内主导全球能源需求格局,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也将支撑油气需求的增长成为共识。
对此,中国海油表示,2025年,中国海油继续锚定增储目标,以在中国建成三个万亿大气区为指引,推进南海中深层立体勘探、渤海深层超深层勘探及陆上多气源协同勘探;同时加快海外圭亚那项目、尼日利亚项目的钻探及莫桑比克和伊拉克勘探新项目的地震勘探等工作。公司将坚持追求有效益的产量增长,油气产量预计将保持稳中有升态势,为保障国家能源供应、推动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