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滚动更新 全球股市暴跌 A股如何演绎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可能类似2013年6月、2020年3月对市场的短期冲击。
美国总统特朗普向全世界加收关税,引发全球市场动荡,4月7日上午A股市场迎来大幅调整,其中上证指数下跌6.34%,上午报收3130点,跌破了1月13日的3140点低点,创业板指下跌9.74%,沪深京三地合共成交1.09万亿元。到底这一次调整能不能一次到位?
市场震荡引发市场热议,有市场人士认为这是类似2013年6月和2020年3月的一次性冲击,并未改变A股2024年2月2635点以来走强的格局;展望未来,业内人士认为,内需板块的布局将会有更多的机会。
一次性冲击?
4月7日上午A股大跌,市场人士的看法存在一定分歧,有资深人士认为这是一次性冲击,市场跌出买入优质企业的机会,也有业内人士建议继续观望。
鑫鼎基金首席经济学家胡宇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关税对A股的短期冲击已经告一段落,但对经济的长期影响不容忽视,尤其是对美出口企业。不过A股的上升空间远大于下跌空间,从2018年贸易摩擦开始,中国构建双循环战略框架,对美出口依存度大幅降低,内循环背景下消费占比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内需贡献增大,此次大跌可能是战略加仓机会。
“这里很有可能是类似疫情冲击的一次性冲击”,信达证券策略分析师樊继拓表示,牛市初期的黑天鹅冲击,股市韧性会很强。关税冲击会拉长震荡时间,大概率不能改变牛市趋势。A股牛市是股市政策和估值周期、房地产去杠杆周期、各行业去产能周期的共同作用的结果。出口的影响或没有想象的那么大。关税冲击会拉长始于2024年10月以来震荡的时间,大概率不会直接终结牛市。比如2013年“钱荒”和2020年初的疫情,虽然冲击大,但由于股市政策和估值周期已经反转,所以股市并没有跌回熊市,只是调整到了震荡区间下沿后,继续上行。
桓睿天泽总经理莫小城认为关税冲击只是“情绪的波谷”,不是伟大企业基本面的转折,机会远大于风险,长期投资应关注公司本质,医药与消费是穿越周期的核心资产,此次大跌再次验证了这一点。不少优质公司因价值被低估,在情绪波动中反而迎来配置黄金窗口。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慧研智投科技有限公司投资顾问李谦则认为,此次关税摩擦将促使行业形成新布局,世界贸易格局重塑需要时间,投资者等待事态明朗化,欧美股市止跌后再做决策,谨慎对待当前消息面发酵的市场。
布局内需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内需板块成为市场关注焦点,多位市场人士给出了布局建议。
李谦表示,市场将会出现重塑,前期龙头股如科技、新能源、消费电子等因出口份额较大首当其冲受影响。农业、旅游、国内大消费市场、创新药、药店、中药、白酒、电力等板块将带来部署机会,这些受关税影响小的板块可作为中期中长期布局方向。
奶酪基金投资经理潘俊分析,后续中美如何进行政策博弈将有很大不确定性,短期全球资本市场受情绪影响波动也会加大。可以确定的是,从基本面角度,有出口美国相关业务的公司短期会有较大影响,而主要业务在国内市场则影响不大,甚至有可能受益于国内宽松刺激政策。可以积极关注内需属性明确、基本面改善的部分必选消费品种,特别是部分供给来自美国,而需求完全来自国内的,具有份额提升空间的部分行业。以及电力、运营商、银行等为代表的稳定红利风格标的。
莫小城则看好医药和消费两大核心主线:医药方面,老龄化、医保升级、自主创新加速、政策支持等因素使创新药、中药、疫苗成为长期看好的方向,消费方面,品牌重估等需求是核心趋势,具备现金流稳定、分红能力强的消费龙头值得关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