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乐居财经王敏
碧桂园最新公布!
4月11日,碧桂园发布了一则重大公告,公布了公司债务重组的重大进程及邀请加入重组支持协议。
公告显示,碧桂园已经与专案小组商定好了重组建议的主要条款,这些其占现有债券债务本金总额的29.9%,并且专案小组的成员已经悉数签署了重组支持协议。
公告披露,建议重组的范围包括现有债务的范畴,整体未偿还本金总额约为140.74亿美元,连同与该未偿还本金相关的所有应计未支付利息(包括违约利息)。建议重组将涉及(其中包括)注销现有债务,而作为回报,债权人取得在五个计划对价选项中作出选择的权利。
此外,现有银团贷款的持有人将有权按比例分占担保补偿金额1.78亿美元,当中一部分将于重组生效日期以现金支付:及余额将于重组生效日期后以贷款形式分期支付。
公告还提到,碧桂园衷心邀请持有现有债务的其他债权人考虑重组建议的条款,并且尽快加入重组支持协议支持实施建议重组。建议重组将较其他相关替代情况为所有债权人提供更高债务回收率。
完成建议重组后,碧桂园控股股东拟动用其约11.5亿美元(或等值)的股东贷款连同公司直至2024年9月30日结欠的所有应计未支付利息(包括违约利息)。
值得一提的是,碧桂园还建议设立新管理层激励计划,据此,该公司普通股的5%可按悉数摊薄基准(包括悉数转换强制性可转换债券、SCA认股权证及股东认股权证)授予管理层团队,以激励管理层实现其商业计划。
截至4月11日收盘,碧桂园总市值为123.15亿港元。以当前市值计算,该部分股权价值约6.16亿港元。
实际上,2023年底,碧桂园宣布董事薪酬调整,结合行业和公司实际经营需要,公司执行董事杨惠妍、莫斌、杨子莹及非执行董事陈翀主动提出降低薪酬请求。
其中,总裁兼执行董事莫斌调整前的年薪为300万元,调整后的年薪为12万元。
而莫斌曾是房地产行业的“打工皇帝”之一。2021年,其年薪一度涨至1.92亿元(含薪金、酌情奖金、股份支付等),日薪高达52万元。
近日,在碧桂园集团召开月度管理会议上,集团董事会主席杨惠妍透露,当前公司获得了政府、供应商及债权人等多方面的充分理解和支持。尽管当前依旧面临诸多困难,但情况正朝着比之前更有利的方向前进,一切都在向好的态势发展。
更早之前,于1月9日,碧桂园宣布了其境外重组提案的关键条款,标志着公司境外债务重组取得重要进展。
知情人士称,完成境外重组后,该部分债务将进入新的协议安排,可视为化解了针对控股公司境外债务的违约风险。此外,待完成境外债务重组,公司有望确认数百亿大额重组收益,净资产将逐步大幅增加。
彼时,碧桂园相关人士就表示,预计在2025年上半年与境外债权人就债务重组方案达成一致。
分析人士认为,面临阶段性困境的房企通过债务重组减轻债务压力,不仅有助于改善企业的基本财务状况,同时也释放出更多资源用于保障房屋按时交付,使房企能够更专注于提高工程质量和加快交房进度,从而增强购房者的信心。
在3月末,处于债务重组中的碧桂园披露了2024年业绩。
财报显示,2024年总收入约2528亿元,权益合同销售金额约472亿元,权益合同销售面积约492万平方米。
近三年来,碧桂园已累计交付房屋约170万套,交付量在第三方榜单上持续领先。
总体来看,公司净资产仍保持为正,且2024年实现大幅减亏,净损失额同比2023年大幅收窄82.5%,且利润数据初现筑底迹象。
碧桂园3月未经审核经营简报显示,3月碧桂园及其附属公司连同其合营公司和联营公司共实现归属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金额约32.1亿元,归属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
业内人士认为,碧桂园无论从团队、管理、资产状况,还是家族支持及企业文化等各方面来看,公司发展的内在动力仍然较强,尤其是核心管理团队的稳定性和高效的执行力是其重要支撑。碧桂园目前虽遭受暂时性的财务困难,但仍在积极履行企业责任,经历调整后极有可能重振旗鼓。
杨惠妍曾明确表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的重点工作以保交房为主,下半年保交房和保主体并重,为2026年进入正常经营状态做好准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