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面对全球贸易逆风,中国以“天塌不下来”的定力推动外贸韧性突围。浙商证券策略联席首席分析师王大霁做客新浪财经直播间,为投资者解读市场热点。直播详情>>
王大霁表示,今时不同往日,我国经济内力已较上一轮贸易摩擦有明显提升,内核稳定或许是最好的反制。与2018年贸易战相比,中国经济的底层逻辑已发生深刻变化——对外依存度显著降低、科技自主可控性提升、内需政策工具箱扩容,这三大支点构筑起连环反制的基石。尽管A股短期横盘调整,但市场的每一次调整都在为结构性机会蓄力。
贸易战2.0:中国经济的“盾”与“矛”
“去年中国对美出口占比降至14.7%、进口自美比重滑向6.3%时,关税的边际冲击已大幅弱化。”王大霁以一组数据勾勒出中国经济的转型轨迹。人工智能、六代机等领域的突破,标志着科技与军事工业的自主可控性从愿景走向现实。“这不仅是技术层面的追赶,更是系统性风险防御能力的质变。”他特别强调,内需政策的组合拳——从服务消费潜力释放到生育补贴、地产纾困——正在对冲外需波动,消费占GDP比重仍有巨大挖潜空间,这种“以内养外”的模式将成为长期战略支点。
A股韧性:从情绪化波动到理性定价
作为经济的晴雨表,资本的投票站,面对外部冲击,市场层面相比2018年也同样充满韧性,对等关税事件发生以来,市场走势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4月2日到4月8日,由于公布的关税细节超此前市场预期,全球股市发生较大波动,上证指数累计下跌约6%,同期纳斯达克指数下跌约13%,跌幅是上证的2倍。第二阶段是4月9日开始,中美股市均开始不同程度超跌反弹,反弹的逻辑各不相同,A股的反弹主要源于关税税率再度提升的边际影响递减,以及金融市场维稳措施非常得力,比如中央汇金、诚通、国新、社保等耐心资本客观上起到了类似平准基金的作用,这一轮反应非常迅速,维护了市场流动性,阻断了市场非理性调整,也显示出了A股市场及其背后经济实力的韧性。
王大霁指出,当前投资者对关税的“数字游戏”已产生抗性,市场定价更多反映经济内生动力而非外部冲击。尽管3000-3300点的震荡区间可能持续,但筹码充分交换后,一旦突破3300点压制,市场或将确认反转趋势。“现在的调整,是未来弹跳的蓄力过程。”
博弈下的掘金机会:五重防线与三条主线
面对关税博弈的复杂性,王大霁提出中国的五重应对逻辑:超常规扩内需、货币宽松预期、财政支出提速、地产政策再优化、类平准基金定向维稳。这其中,消费板块的强势崛起暗含深层逻辑——当外需承压时,内需不仅是经济缓冲垫,更是资本市场的情绪锚点。而汇金等“国家队”资金对双创ETF、小盘成长股的增配,则释放出“以科技突围对冲外部封锁”的政策信号。
对于投资者而言,三条主线逐渐清晰:科技自主可控和产业趋势逻辑(半导体、稀土、军工)、内需复苏(消费电子、文旅、物流)、红利资产(交运、电力、银行)。这些领域或受益于国产替代浪潮,或承接政策红利外溢,或在不确定性中提供确定性回报。王大霁特别提醒,红利资产并非简单的“防守标签”——消费型红利(如乳业)兼具增长弹性,金融型红利(银行保险)则与稳增长政策深度绑定,这类资产的再定义正在重构传统防御策略。
黄金悖论与资产配置新秩序
“当美元信用出现裂缝,黄金的定价逻辑已超越实际利率框架。”王大霁用“新范式”解释金价连创新高的现象——各国央行对美元的不信任投票,使得黄金成为信用对冲的核心载体。他预计金价乐观目标看至3500美元/盎司,而这一趋势或持续至美元体系重塑完成。王大霁建议,大类资产配置序列中,黄金与A股同处优先梯队,港股则需紧盯AH溢价率指数:当指标突破150时,港股的低估值洼地将吸引跨市场资金迁徙。相比之下,美股因盈利预期下修与政策不确定性,中期仍需谨慎对待。
逆全球化下的中国答案
“一带一路”与内循环并非被动防御,而是主动破局的关键落子。王大霁以中国投资的南美钱凯港为例,说明新兴贸易枢纽如何分散地缘风险。在他看来,未来90天的关税豁免期更像一场心理博弈——政策反复可能压制风险偏好,但中国早已跳出“应激反应”模式,转以常态化机制应对不确定性。“当市场认识到这种转变时,A股的估值弹簧就会被松开。”
静候共识裂变
当旧叙事仍在纠结“关税冲击有多强”时,新共识已在酝酿——产业链重构、内需裂变、科技突围,这些慢变量终将碾碎短期的噪声。对于投资者而言,与其在震荡中焦虑,不如在结构的缝隙中播种:那些能穿越周期的资产,往往诞生于逆风时刻。
相关阅读:【浙商策略廖静池】无惧关税博弈:中国潜在应对手段与投资机会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