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副会长兼秘书长姜维带队赴包钢集团调研,并就行业共性技术研发项目稀土耐蚀钢的推广应用与包钢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孟繁英进行座谈交流。
在座谈中,姜维对包钢在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所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对在稀土资源开发与创新应用方面取得的突破表示钦佩,并充分肯定包钢在稀土钢领域的突出贡献。他指出,包钢作为全球最大的稀土工业基地和国内稀土钢研发龙头企业,近年来在“优质精品钢+系列稀土钢”战略中取得显著成效,特别在稀土耐蚀钢领域取得了多项突破性进展,对钢铁产品高端化、绿色化发展将起到重要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姜维指出,钢协高度关注稀土耐蚀钢产业发展,2023年开始针对核电行业用户对螺纹钢提出的耐蚀要求,组织鞍钢、陕钢、河南钢铁、中国钢研、北科大、永钢、上海大学、辽科大、广西盛隆、江苏鑫典、中广核、芜湖新兴铸管、盐城联鑫等产业链上下游单位共同组建了“耐蚀螺纹钢共性技术创新平台”,针对稀土耐蚀螺纹钢开发开展共性技术攻关。通过两年的协同创新,广西盛隆等7家企业实现了稀土螺纹钢的规模化生产和工程应用,检验检测数据显示,产品耐蚀性较普通螺纹钢提高30%-50%,共性技术攻关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这为下一步稀土耐蚀钢的大规模推广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有利于促进耐蚀环境下钢铁产品应用水平提升,并扩大镧、铈等轻稀土应用。为此,钢协将推进稀土耐蚀钢产业化应用工作列入了2025年向政府提出的十大建议,推动进一步开展协同创新,打通稀土、钢铁及用钢产业链。希望包钢发挥稀土领域龙头引领作用,牵头组建“稀土耐蚀钢推广应用工作组”,组织行业加快拓展稀土耐蚀钢在建筑、交通、电力等领域的应用,联合上下游企业构建协同创新生态圈。
孟繁英对姜维一行表示欢迎,对钢协给予包钢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她指出,包钢依托白云鄂博矿的独特资源优势,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稀土原料基地和功能材料制造基地,多年来持续在稀土钢品种开发上研发创新,并取得显著成效。2024年,稀土钢产量突破150万吨,产品成功应用于京张高铁、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等国家重点工程,并出口至68个国家和地区。
孟繁英指出,稀土钢的突破为包钢产品高端化、绿色化水平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对行业低碳转型需求,包钢正加速推进绿色冶炼升级改造、CCUS技术攻关及稀土永磁电机等节能技术应用,为行业提供“极致能效”解决方案。她表示,包钢将继续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的重要指示精神,作为“两个稀土基地”建设的国家队,积极响应钢协号召,牵头组建“稀土耐蚀钢推广应用工作组”,充分调动行业力量和各方资源,以资源、技术与标准为支点,积极培育稀土耐蚀钢市场,推动稀土耐蚀钢从“填补空白”走向“全球引领”,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包钢集团副总、包钢股份董事长张昭,包钢集团科技创新部(能源环保部)部长赵国庆,包钢股份总经理梁志刚,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倪鑫,技术中心主任屈文胜及相关部门人员;钢协副秘书长冯超、专务理事张永杰;盛隆冶金总经理助理王长城等参加交流。包钢集团首席技术专家何建中介绍了包钢集团稀土钢研发进展以及创新体系建设情况,钢协科技环保部副主任李煜介绍了钢铁协会组织稀土螺纹钢共性技术研发的工作进展情况。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