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来源:华夏时报
记者 刘凯 北京报道
3月25日晚间,全球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宁德时代”,300750.SZ)发布重大公告,正式启动赴港二次上市进程。根据公告披露,公司已于3月25日正式取得中国证监会出具的《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本次拟发行的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数量不超过2.2亿股。
根据公告内容,宁德时代此次赴港上市尚需取得香港联交所的最终批准,但中国证监会的备案落地已为发行扫清关键政策障碍。若以宁德时代当前A股股价估算,此次H股募资规模或达数百亿元人民币,资金将主要用于海外产能建设、技术研发及流动资金补充。
宁德时代表示,此次赴港上市不仅将进一步拓宽公司的融资渠道,加速全球化战略布局,也将为公司未来的创新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创同类审批效率纪录
作为全球领先的新能源创新科技公司,宁德时代此次赴港上市计划自启动以来便备受关注。2024年12月,宁德时代首次公告筹划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随后于2025年2月11日向港交所正式递交申请。据市场消息,此次IPO拟募集资金约50—60亿美元,有望成为2025年港股市场规模最大的IPO项目,也是自2021年以来香港资本市场最具份量的新股发行。
汽车分析师田力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宁德时代选择启动H股发行,既有利于通过国际资本市场优化股东结构,强化全球品牌影响力,也是其深化全球化战略的重要布局。特别是考虑到当前港股市场估值体系与新能源赛道的高成长性,此次发行有望形成‘A+H’双资本运作平台,为企业后续的技术研发与产能扩张提供更强资本支撑。”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项目自证监会受理至获批仅历时25个工作日,较常规审核周期缩短近40%,创下中资企业境外上市备案最快纪录。这一高效审批背后,既体现了监管部门对新能源战略新兴产业的支持,也反映出企业自身过硬的合规能力。
记者了解到,快速获批与2024年4月证监会发布的《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有关。该政策明确提出“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香港上市,并优化了跨境监管协作机制。分析人士指出,宁德时代案例正是这一政策导向的最佳实践,既强化了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也为内地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融资平台。
尽管当前港股市场整体承压,但宁德时代IPO仍获得国际资本青睐。据了解,包括主权财富基金、国际长线机构在内的多家投资者已表达锚定投资意向。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等联席保荐人预测,考虑到公司在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的领先优势,上市后有望快速纳入恒生指数成份股。
在田力看来,此次IPO的顺利推进,对新能源产业链具有多重示范意义。一方面,其创新的“境内备案+境外上市”模式为同类企业提供了可复制的合规样本;另一方面,通过国际资本市场倒逼,将促进中国新能源产业链在公司治理、信息披露等方面与国际标准接轨。
双重上市的背后因素
进入2025年,港股新股市场延续了去年的火热态势,中资企业的上市热情尤为高涨。除宁德时代外,晶澳科技、南华期货、三一重工等多家A股上市企业已明确表示启动H股发行计划,歌尔股份更选择将旗下微电子业务分拆至香港独立上市。
业内人士分析,这股赴港上市潮背后存在两大核心驱动力:一方面,随着两地市场估值差异的逐步缩小,港股对内地企业的吸引力显著增强;另一方面,国内企业国际化发展需求迫切,通过港股平台既能拓宽融资渠道,又可搭建全球化资本网络。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出现的“A+H”双平台架构趋势,不仅反映企业对国际资本的战略需求,更透露出中国龙头企业加速融入全球产业链的深层布局。
而宁德时代加速推进赴港上市进程,正是与其近年来全球市场开拓的深层布局形成紧密呼应。根据其披露的招股说明书,公司此次港股募资将重点投向三大领域:加快海外生产基地建设、深化全球业务网络覆盖及强化境外资金流动性储备,旨在为其国际化长期战略构筑更稳固的财务支撑体系。
翻阅2024年财报可发现,尽管宁德时代境外收入占比出现阶段性回调至30.48%,营收规模较上年缩减约15.7%,但净利润同比增长15.01%,达507亿元。这些数据背后折射出的正是拓展海外市场的紧迫性。东吴证券新能源行业首席分析师曾朵红指出:“尽管欧洲市场去年受需求波动影响导致海外收入同比下降16%,但电动化转型的宏观趋势未改。随着产能项目陆续投产,2026年或将成为宁德时代海外业务增长的爆发窗口。”
在全球化棋局中,宁德时代已构建起颇具竞争力的市场护城河。其客户群体覆盖宝马、奔驰、斯特兰蒂斯等国际汽车巨头,同时在储能领域与NextEra、沃旭能源等40余家顶尖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形成覆盖“车+储”双轮驱动的全球生态链。截至2024年底,其储能系统已在1700余个国际项目中落地,展现出强劲的市场渗透能力。
重资产布局方面,公司在欧洲持续加码:德国图林根工厂18亿欧元投资已落地,匈牙利超级工厂73.4亿美元项目正加速推进,与斯特兰蒂斯联合建设的西班牙工厂亦形成产能协同。但值得关注的是,仅匈牙利工厂一、二期工程尚存42亿欧元资金缺口,叠加印尼供应链布局及北美建厂规划,资金储备压力成为战略推进的关键变量。
选择港股作为二次上市地,宁德时代展现出多维战略考量。政策层面,港交所去年推出的“快速审批通道”为超百亿市值A股公司打开制度便利,显著压缩上市周期。资本层面,搭建H股平台不仅能引入国际长线资本优化股权结构,更可在当前地缘政治复杂背景下,通过资本多元化分散风险。从估值管理角度看,A股股价经历年波动后,H股上市既能享受两地溢价效应,又可借助国际投资者平衡估值波动,实现市值管理的双重目标。
“宁德时代选择两地上市有多种好处。”田力表示,首先是融资灵活性,港股市场深度足够承接大额融资需求,比如后续如果布局北美市场需要百亿级资金,H股平台能提供更灵活的解决方案。其次是国际话语权的提升,成为“A+H”股公司后,宁德时代在ESG评级、国际指数纳入等方面会获得更多主动权,这对拓展全球客户、参与国际标准制定都有战略价值。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